BUCK-BOOST电路原理

BUCK-BOOST电路原理

一、BUCK-BOOST电路的基本概念

BUCK-BOOST电路是一种直流-直流(DC-DC)转换器,能够实现输入电压的升压或降压输出。也就是说,无论输入电压高于、低于还是等于输出电压,BUCK-BOOST电路都能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。这使得它在电源管理中非常灵活,适用于电池供电、太阳能系统等场景。

BUCK-BOOST原理图

关键特性:

输入电压范围广:可以处理输入电压高于或低于输出电压的情况。输出电压极性:传统BUCK-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通常是负的(相对于输入),但通过改进设计(如非隔离或隔离型)可以实现正输出。效率:依赖于开关频率、元件选择和负载条件,通常在70%-95%之间。

二、电路的基本结构

BUCK-BOOST电路的核心是一个开关电源拓扑结构,通常包含以下元件:

开关元件(Q):如MOSFET或BJT,用于控制能量传输。电感(L):储存和释放能量。二极管(D):提供电流单向导通路径。电容(C):平滑输出电压。负载(R):接收输出能量。

在实际设计中,开关通常由PWM(脉宽调制)信号控制,二极管也可以替换为同步整流MOSFET以提高效率。

三、工作原理

BUCK-BOOST电路通过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控制电感中的能量流动,从而调节输出电压。其工作分为两个主要阶段:

1. 开关导通(ON状态)

电流路径:输入电压通过开关Q流向电感L,电感储存能量,电流线性增加。电感电压:VL = Vin(忽略开关压降)。输出端:此时二极管D反向偏置,电容C向负载供电,输出电压由电容维持。能量变化:电感磁场能量增加。

开关导通(ON状态)

2. 开关关断(OFF状态)

电流路径:开关断开后,电感L中的电流无法突变,通过二极管D流向输出端和电容C。电感电压:VL = -Vout(忽略二极管压降),电感释放能量。输出端:电感向电容充电并为负载供电。能量变化:电感磁场能量减少。

开关关断(OFF状态)

3. 占空比(Duty Cycle, D)与电压关系

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由占空比决定:​ 其中:

D 是开关导通时间占整个周期的比例(0 < D < 1)。输出电压为负,幅度由D D D调节:

当D<0.5 , ∣Vout​∣0.5 , ∣Vout​∣>Vin​(升压)。当D=0.5 , ∣Vout​∣=Vin​。

四、工作模式

BUCK-BOOST电路根据电感电流的连续性分为两种模式:

连续导通模式(CCM):

电感电流始终不为零,适用于较大负载。输出电压纹波较小,效率较高。

连续导通模式下电流和电压波形

断续导通模式(DCM):

电感电流在开关周期内降至零,适用于轻载。输出纹波较大,设计需考虑额外控制。

断续导通模式下电流和电压波形

模式的选择取决于电感值、开关频率和负载电流。

五、优缺点

优点:

输入电压范围宽,适应性强。电路结构简单,元件较少。可实现升降压功能。

缺点:

输出电压为负(传统拓扑),需额外设计实现正输出。开关和二极管承受较大电压应力(Vin + Vout)。效率可能低于专用BUCK或BOOST电路。

六、改进与变种

正输出BUCK-BOOST:

使用四开关拓扑(如H桥)或变压器隔离实现正输出。

同步整流:

用MOSFET替换二极管,减少导通损耗。

SEPIC电路:

一种改进型BUCK-BOOST,提供正输出且输入输出共地。

Cuk电路:

另一种变种,输出负电压,但纹波更小。

七、应用场景

电池供电设备:

如手机、笔记本电脑,电池电压随放电变化,BUCK-BOOST确保稳定输出。

太阳能系统:

光伏电压波动大,需升降压调节。

汽车电子:

处理12V电池在启动或充电时的电压变化。

便携式充电器:

适配不同输入输出需求。

🌟 相关推荐

移动大龙卡套餐怎么样啊?
28365-365体育投注

移动大龙卡套餐怎么样啊?

📅 09-25 👀 2184
南京大屠杀中,我国10万将士20万民众面对5万日军,为何无人抵抗
免费好用的手机遥控器软件推荐
附近的36524超市

免费好用的手机遥控器软件推荐

📅 09-06 👀 4025